首页_长安注册_长安娱乐_首页
首页_长安注册_长安娱乐_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正文
万恒娱乐主管-一站式!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05 19:37    文字:【】【】【
摘要:万恒娱乐主管-一站式!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23~3622,东

  万恒娱乐主管-一站式!《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相距约530公里,国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居全国第十七位。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呈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之势,区位优势明显。

  河南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仅23.2米。北、西、南三面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平原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4.3%、55.7%。

  河南省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从境内穿过,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从南向北年平均气温15.7~12.1℃,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3℃,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24℃,无霜期240~189天,10℃的有效积温4000~5000℃。年降水量1380.6~532.5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50%~60%,年蒸发量1398~2138毫米,远大于降水量。全省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多风沙、夏日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长。

  全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其中:黄河水系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1.7%;淮河水系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3.0%;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6.3%;海河水系流域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0%。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20立方米,为全国的五分之一,居第22位。(四)土壤河南省土壤类型繁多,分为7个土纲、13个亚纲、19个土类、44个亚类、150个土属。分布面积较大、与林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土壤有褐土、黄褐土、潮土、棕壤、黄棕壤、砂姜黑土、风沙土等。土壤分布具有明显区域性、地带性的特点,山地丘陵区土壤以褐土、黄褐土、棕壤、黄棕壤为主,淮北低洼易涝平原区及南阳盆地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风沙区土壤以风沙土为主,一般平原区土壤以潮土为主。

  过渡性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河南省南北兼容、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资源。以伏牛山主脉淮河干流为界,南部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北部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198科、3979种及变种,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12.2%;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90科、522种,占全国总种数的23.9%。在河南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3种,二级重点保护的2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4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15种,二级保护的79种。

  河南省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共18个省辖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95个乡镇、460个街道办事处、3299个社区居委会、47603个村委会。

  2006年末,全省总人口98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89万人,占32.5%,乡村人口6631万,占67.5%,全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88人,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505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强,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1249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4%,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省份首位;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6.4∶53.8∶29.8,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比重达到83.6%。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1元。

  河南省交通方便,通讯便捷,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944公里,京广、京九、焦柳与陇海、汤濮、新菏、漯阜在境内交汇,形成三纵四横的铁路网,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编组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客运站之一;公路通车里程2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439公里(全国第一),形成了以五纵五横国道干线为框架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国家两纵两横高速公路中,京深和连霍一纵一横经过河南;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3个民用机场,通航10个国家和地区,开辟国际航线条,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国内一级航空口岸,改建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00万人次;铺设光缆线万公里,全国光缆干线“八纵八横”中有“三纵三横”经过河南,省会郑州是我国重要的通信枢纽之一。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规模的扩大,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匮乏、土壤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南省是干旱、暴雨、干热风、大风和沙暴等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各种自然灾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干旱:干旱是影响河南省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降雨在地区、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大面积、长历时干旱时有发生,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平均每年受灾面积1890万亩,成灾面积1181万亩;干旱严重的年份(如1960、1961、1978、1981、1986、1987和1989年),受旱灾减产30%以上的农田均在1995万亩以上;2005年全省受灾面积615.9万亩,其中140.7万亩绝收。

  暴雨:暴雨是河南省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造成山前平原及河流两岸排水不良地区的内涝灾害,特别在低洼易涝平原区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98年全省受灾农田面积达4246.5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656.5万亩;2005年全省受灾农田面积3167万亩,其中662.3万亩绝收。

  干热风:干热风在每年春末夏初出现,对小麦生长发育危害极大,河南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豫东北平原危害最重。受干热风危害的小麦,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50%以上,农谚有“麦怕四月风,风过一场空”的说法。

  大风和沙暴:二者都是河南省主要气象灾害。大风和沙暴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3~5月份出现。大风可吹跑农作物种子,吹断幼苗,造成“缺苗断垄”和高秆作物倒伏,引起减产。沙暴吹走土壤中最有养分价值的粘粒,使土地沙化,利用价值下降,不仅破坏土地本身,且会埋没良田,毁坏农作物。

  根据河南省《2006年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47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6.93%。其中:年土壤侵蚀模数1000~2500吨燉平方公里的轻度侵蚀3360万亩,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5.2%;年土壤侵蚀模数2500~5000吨燉平方公里的中度侵蚀1050万亩,占23.5%;年土壤侵蚀模数5000吨燉平方公里的强度侵蚀60万亩,占1.3%。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相对集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少、人口稠密的低山丘陵区,采矿作业较集中的地区,人为活动频繁的乡镇、居民点周围及道路两侧。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河流、水库淤积,贫困加剧,全省贫困人口相当部分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地区。

  据《2006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共排放工业和生活废水27.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01亿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4.79亿吨;工业废气排放16770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158.88万吨,烟尘排放79.67万吨,工业粉尘排放56.3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463.62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15.23万吨。

  地表水污染较重,全省河流Ⅳ类水质以上河段占50.5%,其中劣Ⅴ类水质的河段达到29.2%;许多河道已丧失包括水生生物生境、农灌、景观等所有的生态功能,并威胁到附近的地下水水质,部分湿地面积萎缩;全省四大流域中,海河流域为中度污染,黄河、淮河、长江流域为轻度污染。土壤污染的影响日渐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

  根据2003年河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成果及2004年以来河南省林业生产统计资料和2006年~2007年进行的二类调查,截止2006年底,全省现有林业用地7053.03万亩,其中有林地4338.64万亩(包括用材林1408.78万亩,防护林1520.23万亩,薪炭林95.87万亩,特用林150.14万亩,经济林1136.92万亩,竹林26.70万亩),疏林地135.45万亩,灌木林地897.4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534.60万亩,苗圃地46.05万亩,无林地1100.84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林木覆盖率23.77%)。

  全省活立木蓄积13569.90万立方米,其中林分、疏林、散生木和四旁树蓄积分别为7316.35万立方米、62.38万立方米、577.13万立方米和5614.04万立方米。

  2003年与1998年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相比:有林地面积增加919.4万亩,增幅29.32%,比全国同期平均增幅高出19.27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67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增幅高出2.01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净增203万立方米。近三年来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加284.14万亩,净增7.01%;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13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净增199.39万立方米。“十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68万亩。高速公路、县级以上公路及河渠沿岸等绿化水平明显提高,通道沿线森林景观基本形成。随着河南林业生态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林种结构改善,特别是公益林比例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由1998年的611.85万亩增加至2003年的1423.65万亩,增长了132.7%,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比例由19.5%上升至39.8%,占林分面积的比例由27.2%上升至56.3%。

  平原地区形成了网、带、点、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有效抑制了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许多过去林木稀少、灾害频繁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林茂粮丰的高产田。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根据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监测结果,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间,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6.9万亩,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7%;沙化程度减轻,监测期内流动、半流动沙丘(地)减少32.7万亩,减少率为53.1%;沙区那种风起沙扬,遮天蔽日,沙进人退的态势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山区森林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面积逐步减小,强度减轻,地质灾害明显减少,据省国土部门统计,2003~2006年我省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别为161、151、79、33起,呈逐年下降趋势。城镇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好转。

  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一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高标准平原绿化、防沙治沙、通道绿化等省级林业工程以及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十五”以来,全省共完成工程造林1732.8万亩,占同期全省造林面积的近80%,工程造林已成为全省人工造林的主体;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7600.05万亩,94个平原县(市、区)全部达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农田林网、间作控制率达到90%以上;完成绿化通道6万多公里,平原区沟河路渠绿化率达到90%以上;有9个县(市、区)建成林业生态县。

  全省经济林总面积达1300万亩,年产量达到665万吨;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747.4万亩,濮阳、焦作、新乡3个林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发展到1.3万多家,形成了一批比较集中的人造板及林产品加工区,木材年加工能力达到400万立方米;每年林业育苗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花卉和绿化苗木种植面积增加到80万亩,销售额14.13亿元;先后建立了29处国家级、63处省级森林公园和11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人数由2001年的407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153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7亿元,嵩山、云台山、白云山、龙峪湾、鸡公山、宝天曼、老界岭等林区已成为我省名牌景区。近几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4%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345亿元,比2005年增长19.7%。

  区划界定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891万亩(其中870万亩已得到补偿,不含天保工程区724万亩享受政策的天然林),省级公益林480万亩(其中120万亩已得到补偿);在洛阳、三门峡和济源三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森林面积1330.35万亩,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山区自然植被得到初步恢复;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2处,面积达735.8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94%,75%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林地林权、林木采伐利用和木材运输管理日趋规范;森林火灾受害率一直控制在0.3以下;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81.8%。

  实施国家林木种苗工程项目122个,林业工程良种壮苗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扑火物资储备库140座,各类防火设施442座,森林火灾预测预防扑救能力得到增强;建立了1个省级林业重点实验室和11个林业科技示范园,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国家级、省级标准化森防站60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251个,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能力显著提高,有效保护了林木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

  “十五”以来,全省林业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0多项,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多项目,选育林果优良新品种110多个,取得林业科技成果90多项,其中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项。参与制订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40项。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近6000名,共培训林农约84万人次,有2000多人通过了林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程造林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6%以上,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6%以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为社会提供木材和竹材、木本粮油、林化产品、药用植物等大量产品的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污染、改良土壤、游憩保健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湿地也是具有多种功能生态系统,不仅包括大量淡水、农产品、水产品等大量物质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改善农牧生产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河南林业的综合效益包括森林的综合效益和湿地综合效益两部分,据测算,河南省森林资源及湿地系统每年的综合效益达3894.07亿元,其中森林资源年综合效益3035.61亿元(包括:生态效益2313.62亿元,经济收益395.21亿元,社会效益326.78亿元),湿地年生态效益858.46亿元。

  1.蓄水净水作用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不但使降水发生再分配,而且减弱了降水对地面的侵蚀。通过林下枯枝落叶层的吸持和过滤,然后缓慢释放出来,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河南森林年涵养水源总量88.76亿立方米,相当于我省地方大中型水库总库容144.6亿立方米的61.38%,年调节水量、净化水质效益价值727.91亿元。

  湿地能将过量的水分储存起来并缓慢释放,从而将水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再分配,减少洪涝灾害。全省湿地(不包括水稻田)可调蓄洪水86.48亿立方米,年效益价值528.45亿元;当水进入湿地后,由于水生植物的阻挡作用,流速减缓,有利于氮、磷、硫、重金属盐等污染物的沉淀、储存、转化,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全省湿地每年净化水质的效益价值为222.28亿元。

  土壤是土地的根本,保护土壤就是保护土地生产力,全省森林每年固土保肥效益价值为119.86亿元。包括:全省森林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47亿吨,减少土地面积和土壤肥力损失、减少河床淤积、保护水利设施,年效益价值99.93亿元;全省森林年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分别为864.54万吨、95.17万吨和815.36万吨,年蓄积养分效益价值19.93亿元。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和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京都议定书》为工业化国家规定了减排任务。通过森林资源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已成为国际上许多国家实现降耗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目前,工业减排已成为约束指标,列入了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2006年河南省的GDP超过1.2万亿元。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节能减排任务越来越重。河南省森林资源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固定二氧化碳6062.65万吨,全省湿地植物年固定二氧化碳451.00万吨,相当于燃烧4071.03万吨标准煤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在不影响我省工业发展的情况下实现减排目标,扩大了我省工业发展的环境容量。全省森林、湿地年固定二氧化碳效益价值213.17亿元。

  在固定二氧化碳的同时,全省林木资源、湿地植物每年还释放氧气4097.78万吨(其中森林资源年释放氧气3767.58万吨,湿地植物年释放氧气330.20万吨),可满足1.5亿成年人呼吸用氧,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维护大气平衡,年效益价值409.78亿元。

  全省森林每年可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分别为4.14亿公斤、1238.18万公斤和2098.39万公斤,滞尘539.08亿公斤,增加空气负离子26271.93亿个,年效益价值86.88亿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人们对森林净化环境功能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

  林业是保障农牧业生产的生态屏障,能有效降低田间风速、减少蒸发、增加湿度、调节温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避免或减轻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霜冻等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全省森林资源年增加农作物产量1261.67万吨,年效益价值145.59亿元。

  物种是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和人类未来的财富,森林和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生物物种生活在森林里,五分之一以上的物种生活在湿地里。全省森林资源和湿地系统每年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价值528.12亿元。

  森林是生态旅游的主体,林区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在全省已划定的30处国家、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有26处在国有林区;15处世界、国家、省级地质公园,有14处分布在林区。全省森林年旅游效益价值为86.05亿元。

  湿地生态系统多种多样、风光秀丽,碧水青山、林水相依,是人们休闲娱乐、疗养的好地方。全省湿地年休闲娱乐效益价值43.77亿元。

  种植在城镇的林木可有效减少居民能源消耗,节约电力,进而减少电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全省城镇1.83亿株树木,每年节能减排效益价值达60.22亿元。

  (二)经济效益全省林业每年向社会提供木材1400多万立方米,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年产林果产品665万吨,改善了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了生活质量,为省内药、果、茶、油等加工企业提供了主要原材料。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06年全省来自林业一、二、三产业的收益为395.21亿元,每个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平均达到596元。

  据测算,全省6000多万亩集体林地和分布各地的1.3万家林产加工经营企业每年可为农村劳力提供272.3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可提供36.68万个、林业第一产业149.30万个、林业第二产业76.00个、林业第三产业10.34万个,效益价值326.78亿元。林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

  退耕还林工程使农民不但提高了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还从中得到了较大实惠。至2006年,全省退耕还林国家政策性投资达到37.61亿,有129.08万户,488.9万农民从中直接受益。

  据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河南省有林地面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列第二十二位,人均有林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燉5,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排名第二十一位,人均占有森林蓄积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燉7。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只有27.33%,林地资源总量不足,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

  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豫西伏牛山区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分别占全省的68.3%、68.2%、57.4%,其中卢氏、栾川、嵩县、西峡、南召和内乡6县有林地面积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燉3;立地条件较差的太行山区,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分别只有全省的10.3%、6.8%和8.8%。森林资源少且分布不均,造成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较差。

  各种自然灾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影响农业生产,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30~40亿元,受灾最严重的年份高达70~80亿元。全省447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土壤流失量达1.2亿多吨,相当于每年有100万亩耕地完全丧失耕作层,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100万吨标准化肥;黄河中游地区、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区域面积的60%以上和41.51%,严重威胁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多万亩立地条件差、绿化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是多年造林绿化剩下的“难啃的硬骨头”。平原区806.5万亩沙化土地,特别是42.16万亩宜林沙荒地亟需治理。

  部分国有林场以分类经营为主体的改革措施不到位,生产经营困难;部分集体山林归属不清、责权不明、经营机制不活、产权流转不规范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制约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全省有林地以纯林为主,混交林比例偏低,结构简单;林分龄组结构不合理,幼、中龄林面积、蓄积分别占全省林分面积、蓄积的87.19%和77.06%,近、成、过熟林资源严重不足;单位面积蓄积量低,平均每亩蓄积量仅为2.83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5.2立方米燉亩)的一半。平原地区骨干防护林带尚需完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山区还有大量残次林分,防护效能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缺乏抚育管理,400万亩飞播林因密度过大分化严重、生长缓慢;平原绿化树种单调,结构单一,局部通道绿化标准低。

  多年来,林业建设投资一直是补助形式,单位面积投资标准较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造林成本的需求,建设质量难以保证,局部造林质量不高。每亩5元的森林生态补偿,尚有360万亩省级公益林没有列入补偿范围。林业资源的监测手段落后、林业科技成果储备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滞后的林业基础保障能力与我省艰巨的林业建设和资源保护任务不相适应。

  当前,河南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仍很脆弱;二是全省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环境容量和直接减排的空间十分有限;三是随着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城乡居民对生态产品和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四是我省作为一个拥有近亿人口的发展中大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五是我省近年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大林业投入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标准和质量。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决策。林业生态省是指以林业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建成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持续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使生态承载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社会。编制实施本规划对我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中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木材等林产品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大力发展林业,既是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又是绿化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重化工和原材料、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大,环境压力日趋明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发挥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污染物等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森林的固碳能力,减缓温室效应,实现间接减排,扩大环境容量,提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

  加快林业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木材等林产品的供给,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拉长木浆造纸、人造板、林药、森林食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培植)、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二、三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容量,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温,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抵御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左右。加快林业发展,不仅能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而且其提供的大量林果产品降低了粮食消耗,从而为维护我省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的地位提供保障。

  我省是淮河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黄河中下游的过渡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关系着全国生态的大局。同时,我省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适宜大量的速生、优质树种生长。现在还有大量的宜林荒山荒地、沙化土地和沟河路渠两侧、四旁隙地等适宜造林绿化,农田林网完善提高的任务还很重,林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林业生态省建设,不仅注重高标准造林绿化,扩大林业发展空间,而且把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农田防护林完善提高等纳入规划,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同时,注重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科技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林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我省林业跨越式发展。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林业生态县为载体,全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空间,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在物质、精神、社会及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秀美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新增有林地全部安排在宜林荒山荒地(即国土部门控制的荒草地、沙地)和未利用土地中的部分滩涂地、盐碱地、裸土地及建设用地中的废弃矿山上。生态能源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全部规划在宜林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上;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安排在废弃工矿用地等建设用地上;生态移民工程需恢复植被的,主要在移民废弃宅基地和废弃道路、晒谷场等其他农用地上安排造林,均不占用耕地。农田防护林网、防沙治沙工程根据农田防护和沙化土地治理技术规程进行规划,不多占用耕地。环城防护林、围村林、生态廊道工程遇到耕地地段时,按标准下限进行规划,尽量少占用耕地,且这些工程只安排造林规模,不改变土地地类,其林木生长所占用土地仍按耕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持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充分吸纳和利用相关规划成果。城市(含县城)建成区绿化采用城建部门的规划;山区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规划在吸收水利部门水保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廊道绿化依据铁路、交通、水利、河务、南水北调等部门已建和规划的工程,工程建设到哪里,林业生态建设规划跟进到哪里。参考环保部门的生态功能区划成果划分生态功能区,并利用国土部门的土地分类成果控制全省的造林规模。

  山区、丘陵区坚持生态效益优先,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名特优经济林和生态能源林。平原农区重点建设高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以保障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生态廊道中的景区道路、南水北调干渠两侧、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地段,实行乔灌花草相结合,扩大常绿树种比例,提高绿化美化标准和景观效果。

  在全省所有适宜种树的地方,全部高标准绿化,对已经初步绿化但质量效益不高的中幼林,采用抚育和改造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提高,高质量绿化中原大地,维护全省生态安全;同时适应现阶段经济技术条件,不规划在裸岩、重石砾地等造林难度大、成本高的地段上安排造林,增强经济可行性。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行政府主导,投资纳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体系;林业产业工程建设遵循市场规律,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生态与经济兼顾的生态能源林等建设,注重吸引社会投资,实行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引导、扶持机制。

  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先由各县(市)根据当地实际提出规划方案,经相关部门认可后逐级上报,省林业厅在论证后提出全省方案,并下发基层修订市、县(市)规划方案,保证全省各级规划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同时,坚持统筹安排,分区域、分阶段、分年度、分工程规划,扎实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目标的实现。

  经过5年(2008~2012)的奋斗,巩固和完善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初步建成持续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使全省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林业生态省。

  到2012年,全省新增有林地1129.79万亩,达到5468.4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4.51个百分点,达到21.84%(林木覆盖率达到28.29%),其中: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太行山区40%以上),丘陵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平原风沙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一般平原农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林业年产值达到76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100.53亿元。80%的县(市)实现林业生态县。

  916.2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41.54万亩宜林沙荒得到绿化;现有802.38万亩沙化耕地全面得到治理,941.44万亩的低质低效林基本得到改造。

  平原农区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95%以上,沟、河、路(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省道、景区公路、县乡道、村道等)、渠绿化率95%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以上,平原村庄林木覆盖率40%以上。

  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4.7%(其中林业系统3.2%);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2.1%;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到100%;

  到“十二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林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736.18亿元。所有的县(市、区)实现林业生态县,建成林业生态省。

  根据河南省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区域特征及决定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林业建设现状及其主导功能差异,参照全国及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结果,规划以“两区”(山地丘陵生态区、平原农业生态区)、“两点”(城市、村镇)、“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

  本区包括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西部的伏牛山以及南部的大别山和桐柏山等山地丘陵区,担负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重任。涉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13个省辖市81个县(市、区)。总面积为11287.2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40%。

  该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中山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高者超过2000米;低山500~1000米;丘陵低于500米。气候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600~1200毫米。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黄棕壤、黄褐土、褐土等,区内植被类型多样,汇聚了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该区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天然次生林较多,林地生产力较低;局部无规划采石采矿较为严重;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

  该区是河南省林业建设的重点区域,要大力加强对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保护,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名优特新经济林、生态能源林等。在局部地区有步骤地实施生态移民,加速矿区生态修复,同时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

  本亚区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属太行山的南麓和东坡,构成黄淮海平原西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涉及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5个省辖市21个县(市、区)。总面积为1156.39万亩,占山区土地面积的10.25%。

  该亚区矗立在晋、冀、豫三省交界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御西北寒流袭击,可纳东南暖湿气流。区内山势雄伟,坡陡顶缓,沟壑纵横,主体山系呈东西向展布,坡度多在30以上。海拔高度多在600~1200米之间,年均气温14.3℃,年均降雨量695毫米,降雨年相对变率16.9%。日照时数2367.7小时,年均太阳辐射量118.25千卡燉平方厘米。土壤类型以棕壤、褐土类为主。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内植物类群有163科、734属、1689种。

  该亚区现有林业用地598.72万亩,其中有林地248.46万亩,疏林地17.48万亩,灌木林地115.8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68.98万亩,苗圃地5.94万亩,无林地142.05万亩。在有林地中,林分181.82万亩,经济林65.11万亩,竹林1.53万亩。林分按林种划分,用材林80.68万亩,防护林87.06万亩,特用林8.60万亩,薪炭林5.49万亩。森林覆盖率21.49%。

  该亚区多为基岩裸露的石质山地,生境破碎、植被覆盖率低;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瘠薄,植被恢复困难,林木生长缓慢,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全省治理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地区。

  建设重点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重点对浅山、丘陵立地条件差、植被破坏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林种、多树种科学配置,实行封飞造一齐上,加快治理速度和提高治理质量,有步骤地实施生态移民,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本亚区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包括黄河以南,京广线以西及南阳盆地以北山丘区的大部分地区。涉及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三门峡、驻马店、南阳7个省辖市48个县(市、区)。总面积为7436.33万亩,占山区土地面积的65.88%。

  该亚区是秦岭山脉西部的延伸,主要有小秦岭、崤山、外方山、伏牛山和嵩山,主要山脉之间有相对独立的水系分布,山脉与水系相间排列。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部分山峰海拔高度超过2000米。年均气温13.1~15.8℃,降水量500~1100毫米,日照时数1495~2217小时,年均太阳辐射量108.83~120.186千卡燉平方厘米。土壤主要有棕壤、黄棕壤、黄褐土、山地草甸土等。区内植被类群丰富,广泛分布有南北过渡带物种,主要植被类型有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植被、草甸、竹林以及人工栽培植被等。

  该亚区总体生态状况良好,南北生态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现有宜林地基本上都是“硬骨头”,造林难度较大;旅游和矿山等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降低。

  重点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搞好中幼林(尤其是飞播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有步骤地实施生态移民,以减轻生态压力。加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林地生产力和防护效能,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

  本亚区位于河南省的南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涉及驻马店、南阳、信阳3个省辖市14个县(市、区)。总面积为2694.53万亩,占山区土地面积的23.87%。

  该亚区为大别山的西北部分,桐柏山和大别山脉分布在河南省南部边境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桐柏山脉主要由低山和丘陵组成,海拔多在400~800米。大别山脉近东西向延伸,地势自山脉主脊向北逐渐降低,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间。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年均日照时数1990~2173小时,年均气温15.1~15.5℃。年均降水量900~1200毫米,降雨年相对变率14~20%,年蒸发量1355~1650毫米。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土壤类型主要有黄褐土、棕壤、砂姜黑土、水稻土等。植被类型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该亚区现有林业用地1181.93万亩,其中有林地755.37万亩,疏林地21.29万亩,灌木林地141.0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84.01万亩,苗圃地7.24万亩,无林地173.00万亩。在有林地中,林分552.78万亩,经济林197.94万亩,竹林4.65万亩。林分按林种划分,用材林245.27万亩,防护林264.68万亩,特用林26.14万亩,薪炭林16.69万亩。森林覆盖率28.03%。

  该亚区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种结构不合理,难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能,后继资源严重不足。旱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活动频繁,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对当地和下游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较大的威胁。

  重点实行综合治理,结合森林资源结构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充分利用现有宜林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可利用空间,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尽快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有效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二)平原农业生态区1.基本情况本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是我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涉及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17个省辖市131个县(市、区)。总面积为13577.0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60%。

  该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大致划分为堆积平原、沙丘、堆积盆地三种地貌类型。地势起伏不大,海拔一般在40~200米之间。季风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暴雨、干热风、大风与沙暴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年均气温13~15℃,光、热、水资源充足,年降水量一般为600~1000毫米,年蒸发量为1500~2100毫米。主要土壤种类有潮土、砂姜黑土、风沙土、黄褐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该区现有林业用地1527.79万亩,其中有林地996.94万亩,疏林地26.49万亩,灌木林地175.5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04.55万亩,苗圃地9.01万亩,无林地215.29万亩。在有林地中,林分729.56万亩,经济林261.24万亩,竹林6.14万亩。林分按林种划分,用材林323.71万亩,防护林349.32万亩,特用林34.50万亩,薪炭林22.03万亩。森林覆盖率7.34%。

  该区森林资源总量少,林业发展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多样性低,抗逆性差;针阔混交、乔灌(花)结合的林带比例较低,已建的农田林网局部不够完整,部分林带残缺不全,特别是在县与县、乡与乡结合部;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

  按照“配网格、改品种、调结构、强产业、增效益”的要求,建设高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通过完善政策机制,拓展林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积极发展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基地等。在低洼易涝区着力营造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

  本亚区是指淮河以北,基本上是京广铁路线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及南阳盆地,涉及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17个省辖市131个县(市、区)。总面积为11788.27万亩,占平原区土地面积的86.82%。

  该亚区淮河以北地势平坦,属暖温带气候区;南阳盆地由边缘向中心和缓倾斜,地势具有明显的环状和梯级状特征,属北亚热带气候区,海拔在80~200米之间,年日照时数1945.5~2100小时,年均气温14.5~15.5℃,年均降水量790~1100毫米。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褐土等。该亚区现有林业用地1188.45万亩,其中有林地789.54万亩,疏林地19.91万亩,灌木林地131.8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78.57万亩,苗圃地6.77万亩,无林地161.78万亩。在有林地中,林分577.79万亩,经济林206.90万亩,竹林4.86万亩。林分按林种划分,用材林256.37万亩,防护林276.65万亩,特用林27.32万亩,薪炭林17.45万亩。森林覆盖率6.7%。

  该区森林植被较少,部分农田林网进入成过熟期,网格不完整,断带现象严重,防护效能低下。局部地区起步较晚,绿化标准不高,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个别地方管护不到位。

  重点抓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经济林、苗木花卉等基地,高标准建设生态廊道,提升绿化的档次和质量。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改善城乡宜居环境。全面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本亚区主要分布在豫北黄河故道区及豫东黄河泛淤区,是河南省主要的农业低产区,涉及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商丘、周口10个省辖市48个县(市、区)。总面积为1240.57万亩,占平原区土地面积的9.14%。该亚区系黄河历史决口和改道时,沉积的大量泥沙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风沙地貌。沙丘一般高3~5米,最高可达10米,区内分布有波状沙地、平沙地和丘间洼地,风沙和盐碱危害较为严重。年均降水量600~700毫米,年蒸发量2000毫米左右。大风日数多在20天以上,且多集中在冬春旱季。土壤类型主要有风沙土、潮土、盐碱土。

  该亚区现有林业用地269.15万亩,其中有林地157.83万亩,疏林地5.55万亩,灌木林地36.8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1.92万亩,苗圃地1.89万亩,无林地45.14万亩。在有林地中,林分115.50万亩,经济林41.36万亩,竹林0.97万亩。林分按林种划分,用材林51.25万亩,防护林55.30万亩,特用林5.46万亩,薪炭林3.49万亩。森林覆盖率12.72%。

  部分地区重治理、轻保护,对防沙治沙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小树多,大树少,现有森林植被的屏障作用和防护效能日趋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在沙化耕地上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沙区经济发展,维护沙区社会稳定。(3)低洼易涝农业生态亚区基本情况本亚区是全省最低的地区,涉及新乡、濮阳、许昌、漯河、信阳、周口、驻马店7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总面积为548.21万亩,占平原区土地面积的4.04%。

  该亚区是由近代河流冲击物和第四纪上更新统湖积物堆积形成的一种低缓平原,海拔一般为40~50米,新蔡、淮滨一带的东北部,海拔只有33米,坡降大部分为1燉6000~1燉8000。土壤主要为砂姜黑土,质地粘重,潜在肥力较高,土地利用潜力很大。

  该亚区现有林业用地70.19万亩,其中有林地49.56万亩,疏林地1.03万亩,灌木林地6.8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06万亩,苗圃地0.35万亩,无林地8.37万亩。在有林地中,林分36.27万亩,经济林12.99万亩,竹林0.31万亩。林分按林种划分,用材林16.09万亩,防护林17.37万亩,特用林1.72万亩,薪炭林1.10万亩。森林覆盖率9.04%。

  该亚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地势多为浅平凹地和湖洼地,河道曲折,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水涝灾害。平原林业建设基础比较薄弱,局部农田林网不完整,绿化水平不高。

  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在河道两岸结合护岸固堤,着力营造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经济林。

  (一)城市绿化美化1.基本情况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7个县(市、区)城市建成区总面积460.51万亩,其中已绿化面积113.81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24.71%。各省辖市城市建成区绿化现状详见附表11。

  可绿化用地规模有限,城市森林总量不足,植物配置和结构层次单一,没有构成复合稳定的植物群落,绿化美化水平不高。城市周围的森林公园、环城防护林带及城郊森林较少,且发展不平衡。

  按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建设以廊道绿化、城中绿岛、环城林带、城郊森林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森林生态防护体系,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在城市建成区内,高标准绿化美化街道及庭院,扩大街头公园、滨河公园、植物园、休闲游憩园等城中绿岛建设规模;在城郊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地段营造城郊森林和环城防护林带。

  全省1895个乡镇和47603个行政村的建成区总面积2199.13万亩,其中已绿化面积688.26万亩,村镇绿化覆盖率31.30%。各省辖市村镇绿化现状详见附表11。

  村镇绿化大多尚可,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整体绿化质量、档次不高。局部存在绿化“盲点”,区域绿化水平不平衡。村镇中心建筑密集,绿地不足,绿化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以县(市、区)为单位,以村镇为基础、以农户为单元,乔灌结合,村庄周围、街道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扎实抓好围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村镇采用不同的绿化布局和绿化重点。抓好围村林建设,采用混交、多层的树种配置模式,形成复杂多样、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具佳的村镇植被生态系统。

  即生态廊道网络,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及全省范围内所有铁路(含国铁、地方铁路)、公路(含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村道、景区道路等)、河渠(含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的干支流河道及灌区干支斗三级渠道)及重要堤防(主要指黄、淮河堤防)。

  河南省现有廊道总里程20.17万公里,其中现有廊道里程19.15万公里,规划期内新增廊道里程1.01万公里。在现有廊道里程中,适宜绿化里程16.32万公里,已达标绿化里程4.25万公里,已绿化但未达标里程6.08万公里,未绿化里程5.99万公里。各省辖市廊道分级现状详见附表5。

  投入不足,政策、机制不完善,各地建设进展不平衡,缺乏科学规划设计,造林树种单一,配置不合理,廊道建设质量较低,景观效果较差。

  以增加森林植被,构建森林景观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绿化景观与廊道级别相匹配,绿化布局与城乡人文环境相协调,集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在继续实施五大国家重点工程的同时,建设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省级重点工程建设总规模5474.46万亩,其中规划新造2138.25万亩(含新建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基地116.67万亩),农田防护林和廊道完善提高折合面积199.48万亩,农田防护林和廊道更新造林折合面积267.75万亩,生态能源林改培144.74万亩,中幼林抚育1782.8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941.44万亩。

  按照国家批复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河南省实施方案》(林函计字〔2001〕229号),在黄河中游的洛阳、三门峡、济源3市的15个县(市、区)继续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对天保区内1330万亩的天然林和其他森林实行全面有效管护。

  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地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精神,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作为近期工作重点。同时进一步摸清25以上坡耕地情况,实事求是制定河南省下一阶段总体规划,在暂不安排新的退耕地还林任务的情况下,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

  进一步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重点治理区域,强化植被恢复,努力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遵循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南阳、信阳、驻马店、洛阳、平顶山、郑州、开封、漯河、许昌、商丘、周口等11个市的90个县(市、区)。

  为使太行山的生态环境适应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卫京津地区及华北平原安全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建设太行山生态治理工程。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等4个市的20个县(市、区)。

  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管理体系,完善和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种源基地和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拯救和恢复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含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林纸一体化工程规划》和原国家计委批复的《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规划》积极推进。在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为改善城乡宜居生态环境,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规划重点实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等八大林业生态工程。

  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能源林工程,进一步加大矿区生态修复、生态移民力度,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高效的生态屏障。

  规划任务1194.48万亩,占省级重点生态工程总任务的23.2%。其中新造1049.74万亩,改培144.74万亩。

  (1)建设范围涉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济源13个省辖市53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在水源地和库塘周围汇水区,采用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方式,大力营造乔灌结合的水源涵养林,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和调节地表迳流的生态防护功能。重点加强丹江口水源区和小浪底库区等23座大型水库及香山、尖岗、常庄、青天河等101座中型水库库区周围的水源涵养林建设。

  涉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济源13个省辖市73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2)建设内容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易发生沟蚀、崩塌的黄土丘陵区和石质山区沟坡以及地质结构疏松等易发生泥石流地段,采用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方式,通过强化综合治理,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逐步恢复区域地带性森林植被,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涉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13个省辖市64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为适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大力营造速生丰产含油率高的木本油料林基地,推动现有资源开发利用,努力缓解我省能源短缺的局面,形成从资源培育到开发利用林油一体化的能源产业。(3)建设任务规划任务506.11万亩,占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总任务的42.37%。按造林方式分,新造361.37万亩,改培144.74万亩。按造林年度分,2008年75.92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15%;2009年101.22万亩,占20%;2010年126.53万亩,占25%;2011年126.53万亩,占25%;2012年75.91万亩,占15%。各省辖市分年度规划任务详见附表15。

  建设范围:涉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许昌、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济源12个省辖市44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现状:在退耕还林工程范围内,生活在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的深山独居户、散居户居民,为了生存竭力开发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资源,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威胁。经调查统计,需移民11517户,共43089人,将有弃耕地面积5.94万亩。各省辖市生态移民现状详见附表7。

  规划在退耕还林工程范围内逐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符合生态移民条件的居民迁出,统一规划,集中安置,逐步实施自愿生态移民工程。因地制宜,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彻底改善移民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3)建设任务规划安置移民43089人;规划造林任务7.19万亩,占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总任务的0.6%。按年度分,2008年规划安置移民6463人,造林任务1.08万亩,均占规划任务的15%;2009年规划安置移民8618人,造林任务1.43万亩,占20%;2010年规划安置移民10772人,造林任务1.80万亩,占25%;2011规划安置移民10772人,造林任务1.80万亩,占25%;2012年规划安置移民6464人,造林任务1.08万亩,占15%。各省辖市分年度规划任务详见附表16。

  建设范围:涉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济源13个省辖市69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现状: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生物栖息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矿区及周边地区国土生态安全。经调查统计,全省现有矿区总面积253.04万亩,其中需恢复植被面积76.33万亩。各省辖市矿区现状详见附表7。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在各类露天采掘矿区、尾矿堆集区、煤矿沉陷区等,全面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矿区森林植被和生态系统,改善矿区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范围:涉及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17个省辖市118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现状:现有农田总面积8188.09万亩,适宜农田林网间作面积7343.46万亩。其中已林网间作面积3590.08万亩,不完整林网面积2214.65万亩;未林网间作面积1538.73万亩。林网间作控制率64.0%。各省辖市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详见附表8。

  加大针阔及乔灌结合的林带比例,提高绿化标准,对断带和网格较大的地方进行完善提高,积极稳妥地推进成过熟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综合防护功能。

  建设范围:涉及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商丘、周口10个省辖市47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现状: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局部地区沙地的生态状况仍呈加剧扩展之势,土地沙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统计,全省现有宜林沙荒地42.06万亩;沙化耕地802.38万亩,其中轻度635.81万亩,中度163.82万亩,重度2.75万亩。各省辖市沙化土地现状详见附表9。

  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的原则,凡宜林沙荒地全部营造防风固沙林;在沙化耕地上营造小网格农田林网和林粮间作。

  3.建设任务规划任务87.60万亩,占省级重点生态工程总任务的1.70%。其中防风固沙林36.81万亩,农田林网间作折合片林面积50.79万亩(包括完善农田林网间作折合片林12.14万亩,更新农田林网12.19万亩,新建农田林网间作26.46万亩)。按造林年度分,2008年13.14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15%;2009年17.52万亩,占20%;2010年21.90万亩,占25%;2011年21.90万亩,占25%;2012年13.14万亩,占15%。各省辖市分年度规划任务详见附表19。

  现状:河南省各级廊道总里程20.17万公里,其中现有廊道里程19.15万公里,规划期内新增廊道里程1.01万公里。在现有廊道里程中,适宜绿化里程16.32万公里,已达标绿化里程4.25万公里,已绿化但未达标里程6.08万公里,未绿化里程5.99万公里。各省辖市廊道分级现状详见附表5。

  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规划将按照以下标准建设生态廊道(河道植树范围为干支流堤防背水侧以外,无堤段河道管理范围以外)。

  Ⅰ级:黄河、淮河干流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侧各栽植宽度100米以上树木;

  Ⅱ级: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四大水系一级支流、干渠。两侧各栽植10行以上树木;

  在廊道的重要地段,适当增加绿化宽度,乔灌花草相结合,提高常绿树种比例,高标准绿化美化;路(渠)基两侧挖方坡面适度硬化后栽植灌木、藤本或常绿树种进行绿化美化。三级及以上廊道沿线公里范围以内要高标准绿化。

  规划任务444.58万亩,占省级重点生态工程总任务的8.63%。其中新绿化里程70043.18公里,造林面积242.31万亩(其中:线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45.42万亩);完善提高60792.71公里,造林面积109.43万亩(其中:线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13.96万亩);更新造林36004.28公里,折合造林面积92.84万亩。

  1.建设范围及现状建设范围:包括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7个县(市)的城市建成区及郊区。

  现状:城市建成区总面积460.51万亩,其中已绿化面积113.81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24.71%。各省辖市城市建成区绿化现状详见附表11。

  通过创建森林城市等活动,适当增加常绿树种比例,采取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配合,绿化、彩化与美化相结合,城区与郊区相衔接,加强环城防护林、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森林公园建设,构筑以城区、近郊区为重点、近远郊协调配置,融城区公园、绿地和廊道绿化等相结合的城市森林。按照以下标准建设环城防护林带:城市规划人口在100万以上者,规划宽度达到100米以上;规划人口在50万以上者,宽度达到50米以上;规划人口在10万以上,宽度达到20米以上。

  在城市周围,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除建设环城防护林带外,还要在风口、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适当营造城郊森林,或建设大面积的森林公园、游乐园等休闲游憩活动场所,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及工作环境质量。

  规划任务107.60万亩,占省级重点生态工程总任务的2.09%。其中环城防护林带27.46万亩,城郊森林17.08万亩,省辖市建成区绿化22.29万亩,县级市、县城建成区绿化40.77万亩。按造林年度分,2008年16.14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15%;2009年21.52万亩,占20%;2010年26.90万亩,占25%;2011年26.90万亩,占25%;2012年16.14万亩,占15%。各省辖市分年度规划任务详见附表21。

  现状:乡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村庄建成区总面积2199.13万亩,其中已绿化面积688.26万亩;村镇绿化覆盖率31.30%。各省辖市村镇绿化现状详见附表11。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街道和建筑物布局特点,以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为重点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按照以下标准搞好庭院绿化美化,围村、乡镇林带建设一般要在10米以上;道路两侧至少各栽植1行乔木。

  全省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9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8种。近几十年来,我省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濒危物种的恢复进展缓慢,部分物种减少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全省林业系统共建立森林类型、湿地类型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2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13处,总面积735.8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94%。我省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四大山系,以及黄河、淮河、长江干支流区域,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全省75%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纳入到了自然保护区范围,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多年来的建设,自然保护区的交通、通讯、管护、监测、科研等基础设施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保护手段得到加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建设的任务仍很重。特别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没有列入中央财政投入范畴,而省本级基本建设投资至今没把省级自然保护区列入预算,制约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2.建设内容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等。有计划地开展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重点加强保护和监测能力,全面提高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管理水平。

  新建汝南宿鸭湖、淮河源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始淮河湿地、白龟山库区湿地、濮阳县黄河湿地、舞阳泥河洼湿地、南召鸭河口湿地、温武黄河滩区湿地、卢氏天然次生林、豫东黄河故道湿地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使全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8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7个。总面积达到81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3.23%。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15万亩。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监管体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建设。加强省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建设,完善18个省辖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新建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和35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立7处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或保护点、9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2处鸟类环志站。

  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147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2.建设内容加强对现有森林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对郁闭度0.8以上的中幼林进行抚育;对疏林地、无培育前途的林分或灾害危害严重的低质低效林进行改造。对生态区位重要的低质低效林,通过加大培育、科学改造,使其逐步形成树种多样、层次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公益林;对水热资源丰富、生态条件较好地区的低质低效林,通过加大投入、集约经营,使其形成速生、丰产、高效的商品林;对郁闭度小于0.5的低质低效林实施封山育林,通过封禁、适当补植改造等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林分质量。

  规划任务2724.24万亩,占省级重点生态工程任务的52.89%。其中中幼龄林抚育1782.80万亩(含飞播林65.38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941.44万亩。按年度分,2008年408.64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15%;2009年544.84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20%;2010年681.06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25%;2011年681.06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25%;2012年408.64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15%。各省辖市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分年度规划任务详见附表23。

  环城防护林、围村林、铁路公路防护林建设,需要在耕地上造林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实施。

  为加快我省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农脱贫致富,发挥林业基础产业作用,规划实施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等四大林业产业工程。

  涉及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5个省辖市83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按照“速生、优质、高效”的要求,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实行高度集约化经营,促进工业原料林培育。在豫北、豫南发展以杨树、松树等为主的林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在豫东、中部发展以杨树、泡桐等为主的林纸林板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在滩区、蓄洪区(按防洪标准)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

  规划任务130.84万亩,占省级林业产业工程总任务的40.39%。按造林年度分,2008年19.63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15%;2009年26.16万亩,占20%;2010年32.71万亩,占25%;2011年32.71万亩,占25%;2012年19.63万亩,占15%。各省辖市分年度规划任务详见附表24。(二)经济林建设工程1.建设范围涉及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驻马店、济源14个省辖市69个县(市、区)。详见附表6。

  经济林发展围绕“绿色”、“有机”,突出名优特新,按照适地适树、规模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大别、桐柏山区的茶叶、板栗基地,伏牛、太行山区的核桃基地,黄土丘陵区的苹果基地,浅山丘陵区的柿子、石榴基地,平原区的大枣、梨、葡萄基地和城市郊区的时令鲜果基地等;在伏牛山区建设山茱萸、辛夷、杜仲等森林药材基地。

  2.建设内容以现有园林绿化苗木和洛阳牡丹、南阳月季、开封菊花等特色花卉为依托,大力发展名特优鲜切花、盆花植物和观赏苗木,积极开发、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打造名牌产品、特色产品,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省苗木花卉产品的竞争力。

  现状:全省共有森林公园92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11个,森林旅游出游人数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全省森林公园年接待旅游人数1530万人次左右,年直接收入3.7亿元。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还带动了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为主要目标,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的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如博物馆、展览馆等建设,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及森林旅游精品线路,优化和提升森林旅游区的品位,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

  到2012年,规划建成太行山、嵩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黄河沿岸及故道、中东部平原等七大森林生态旅游区。对现有的森林公园整合资源,完善布局,加快市、县级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新增森林公园面积157.5万亩,年接待游客将达到3620万人次,森林旅游业年直接收入9.5亿元,带动其他行业收入66.5亿元。

  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林业经营之路。除重点建设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园林绿化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省级林业产业工程外,大力培植发展木材加工业、经济林产品贮藏与加工业,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林产品基地为依托,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市场开拓相衔接的林业产业体系,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鉴于省政府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林业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豫政〔2004〕57号),省林业厅和发展改革委又批转了《河南省林业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豫林产〔2004〕157号),因此,本规划中不再赘述。

  (一)森林防火在继续实施好国家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注重森林防火培训和野外演练,加大森林防火入山检查、宣传标示牌的密度等,完善全省火源管理系统;在Ⅰ类、Ⅱ类火险区,建设简易林区防火道路,修复林区断头路、损毁路,开设生物防火林带(防火线)健全阻火隔离系统;建设完成全省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完善了望台、电子监控台(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相关设备,使重点火险县的了望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一般山区县达到80%以上,基本形成全省监测了望网。建成省和重点火险县防火指挥中心,形成全省通讯和指挥调度系统;加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与后勤保障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建设必要的防扑火物资储备库,配置必需的防扑火机具、装备和运兵车辆,提高防扑控能力;建设完善省森林航空消防站,加强重点地区流动航空消防设施建设,提高航空直接灭火和航空巡护的能力,基本实现重点区域航空巡护和航空灭火的全覆盖,以弥补我省人力和地面交通难以到达的深山林区火情监测、巡护和火灾扑救的不足。

  在继续完善森林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完善省、市、重点县森林公安指挥系统,提高省林业刑事案件技术鉴定能力,加强警务区建设。按照相关标准配备交通工具、勘察取证器材、民警防护器材、通信设备、警用器械及管理器材,完善询问室、留置室、警械库监控(报警)设备配备。省林业刑事案件技术鉴定中心装备按公安部《公安刑事科学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地市级标准配备。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点县森防站和国家级中心测报站点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更新完善国家级测报站点硬软件设备,配备现代化信息采集和交通通讯工具。完善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中心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遥感监测系统,配置1套遥感监测设备。完善18个市级森防机构的测报设施,配备测报交通工具。建设必要的基层监测点,优先为国家级中心测报站点配备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等测报设施和交通工具。

  检疫御灾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检疫隔离试种苗圃、检疫除害处理设施和检疫检查站。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鉴定、风险评估设施设备。建设省、市、县三级检疫信息网络系统和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资料数据库。强化省级森防检疫机构林业有害生物评估鉴定和远程诊断系统建设,配备诊断设施设备和疫情发布信息传输设备。建立省级检疫试验室和重点县检疫试验室。为森防机构配置统一标识的检疫执法专用车辆,装备小型检疫检验设备和通讯工具。建设必要的检疫隔离试种苗圃、检疫检查站和检疫除害处理基地,配备除害处理设备。

  防治减灾体系建设。以县级基层防控常规性基础设施和配置能够满足大面积防治所需的现代化机械施药器械为建设重点,加强重点县森防站防治减灾设施设备建设。重点配置防治作业车、防治施药器械、野外作业工具、防护设施、交通工具。

  应急控灾体系建。

相关推荐
  • 首页-「AMD娱乐」首页
  • 万恒娱乐主管-一站式!
  • 首页‘斗牛娱乐注册
  • 首页︱皇马注册︱首页
  • 天九注册-招商主管
  • 鼎汇注册鼎汇平台平台注册
  • 首页·新城注册·首页
  • 海盛注册-链接
  • 首页*永利娱乐挂机*首页
  • 玄武如何注册流程和入口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 游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