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我写了几篇有关于枸杞菊花茶的回答,好多姐妹们私聊我怎么选择菊花,经过我多年喝枸杞菊花茶的经验和最近整理的很多资料,最终写成这篇自认为很硬核的科普文章,分享给姐妹们,希望对有选择菊花茶的姐妹们有所帮助。
如果没时间看文章,也可以直接下拉到文章最后,有我精心挑选的几款菊花性价比极高的菊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用情况无脑入手。
菊花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饮品,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在我国使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本草纲目》中有“菊之品九百种”的记载,目前全世界已有上万个菊花品种,我国有三千多个品种。据史料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起源于唐朝,至清朝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菊花茶味道清新淡雅,是很多不喜欢白开水和茶叶的人的首选。
但是在你去某购物App上一搜,琳琅满目的菊花,到底怎么选到适合自己的呢?这些不同的菊花有区别吗?(搜索图我就不放了)
“四大名菊”之一,与“西湖龙井”齐名并称,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杭白菊的味道更甘美一些。主要产于浙江嘉兴、桐乡、吴兴等地,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与徽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也容易脱落,一般是采摘尚未开放的花蕾(也称胎菊),经过蒸制、烘干而成。
胎菊是杭白菊中最上品的一种,第一次在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为胎菊,前两次采摘的质量最好。胎菊具有独特的味道,味纯正浓冽、色泽金黄、含有花蜜的清香。胎菊以它的稀少而颇为珍贵。
金丝皇菊以前称为金丝菊,起源于江西修水,关于改名的问题大多的说法是由于他家隔壁有个老王名曰“婺源皇菊”,一想这不行,为了和老王有一比之力,改名为“金丝皇菊”。
婺源皇菊,据说之前是叫“皇菊”,是皇帝的赐名。相传清朝光绪十六年间,出生于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村的江人镜,在扬州任两淮盐运使时,因政绩显著,光绪皇帝曾赏赐他一品花翎顶戴,当他退休告老还乡之时,皇帝又要赏他千两黄金,可他却婉言谢绝,只讨要了皇家花园中的黄菊带回婺源上晓起村栽种,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悠闲生活。没想到,因为上晓起的独特自然条件,他当年种植的黄菊花异常茂盛,浓香扑鼻,直接泡茶饮用不仅入口甘甜,汤色金黄,韵味无穷,而且保持了原有的功效。于是他派人专程朝贡,光绪皇帝视为国家瑞兆,品评其特点为“香、清、甘、活”,并赐名“皇菊”,就此流传开来。
二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金丝皇菊观赏价值更好,婺源皇菊药性较弱、富含叶黄素、锌、硒、黄酮等有效物质,更宜饮用。具体两种选择哪个其实也都可以,没有过大的区别。
寒性体质的特征一般都是畏寒怕冷、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很多人在夏天也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状况,很多女性还可能出现痛经的状况。这些人群要是常喝菊花茶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对健康不利。
一杯菊花茶一般选五朵菊花左右加入适量的沸水,通常重复冲泡5-7遍就差不多了。专家认为,对于糖尿病、血糖偏高的患者以及脾胃虚弱的人群而言,尽量不要在菊花茶中加冰糖。
菊花茶性寒味甘,确实有祛火解毒的功效,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力有所降低,脾胃虚弱,这时候喝菊花茶可能引起肠胃不适,腹痛腹泻的状况发生,不利于养胎。
过敏源是复杂且种类繁多的,对菊花过敏的人群也大有人在,喝了菊花茶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红疹等过敏症状。
伤寒感冒的起因多是着凉引起的,再喝一些偏寒性的花茶就不太适合了,可能会加重感冒症状。另外,要是感冒还伴有咽炎的情况,更加不能喝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而且菊花茶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加重咽喉炎的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
选择菊花我们要考虑的是自己用菊花来做什么,所以按照我们的需求去选择即可,我下面我就按照菊花品类和性价比每一品类只推荐一款供大家参考。
1、杭菊一般选择的是杭白菊,是桐乡产的。杭白菊的清热利咽效果最强,特别是对风热感冒发热、咽炎,咽喉肿痛的时候喝效果最好。
2、明目喝贡菊,这个当初我拿到手一看,包装好普通,有点失望,但是打开之后给了我更多的是惊喜,很干净且整齐,泡着喝味道蛮舒服的。
3、皇菊药性较弱、富含叶黄素、锌、硒、黄酮等有效物质,更宜饮用,泡水之后就是一大朵,看起来特别漂亮。想要颜值高必选这一款。
2、如果想和枸杞或者茶叶等一起搭配泡,可以根据自己的侧重点选择杭白菊还是贡菊,其他不建议入手。